平安医药网-> 健康 > > 正文

村里来了“00后”村医

时间:2025-04-09 14:27 来源:华商网 阅读量:11589   

4月7日,陈杰给村民讲解健康知识。 本报通讯员 曹靖摄

“我得掌握更多医疗知识和技能,让乡亲们在村里就能把病看好,健健康康过日子。”23岁的石泉县中池镇军民村村医陈杰说。

4月7日8时,陈杰已经将村卫生室打扫干净,等待前来就诊的村民。在村民眼里,“00后”的陈杰已成长为村民的健康“守门人”。

曾经,偏远乡村面临医疗资源匮乏、村医老龄化、专业人才短缺的困境。村民患上稍微重点的疾病,就得到镇上甚至县里的医院就医,既耗费时间又增加经济负担。石泉县医共体的建设与推进,犹如一场及时雨,改变了这一局面。订单定向培养模式更是成为增强村医力量的关键举措。

2020年起,石泉县与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推出“订单式”培养村医项目。县财政投入200余万元,采用“减免学费、订单培养、定向就业”的模式,定向培养60名“大学生村医”。该项目通过一对一“师带徒”、临床实操学习、优厚待遇保障及落实编制等举措,打造了一支留得住、能成长的青年乡村医生队伍。

截至目前,已有31名“大学生村医”签约,15人顺利毕业上岗。

2023年,怀揣着满腔热忱,陈杰奔赴军民村,投身乡村医疗卫生事业。第一次跟着带教老师上门随访时,村民看着他青涩的模样,眼中满是怀疑。

“这小伙子,能不能看好病?”

“年轻人待不住的,过几天就走了!”

……

面对质疑,陈杰没有退缩。他虚心向老村医请教,主动与村民拉家常,上门为村民进行健康科普、讲解疾病预防知识。

“很多村民对糖尿病的危害不了解,甚至不理解高血压为什么要吃药。我的首要任务是向他们介绍基础病的危害,以及体检的必要性。”陈杰说。

下定决心改变村民健康观念的陈杰,一边坚持随访,举办慢性病防治讲座,向村民传播健康知识,一边向村民讲解医疗政策。

慢慢地,村民对他刮目相看。

“这两年,村民对慢性病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,主动预防、积极配合治疗的意识显著增强。”陈杰说。

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,县医共体多次组织慢性病防治培训班。陈杰参加了多个慢性病诊断、治疗及健康管理的培训班,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,为村里的慢性病患者制定科学管理方案。

军民村600多位村民中有102位老人,其中有64位高血压患者、10位糖尿病患者。守护他们的健康,是陈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。

陈杰的首要任务是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筛查与建档。他逐户走访,仔细排查,将全村慢性病患者的信息逐一收录。村卫生室里的村民健康档案,是全村人的“健康密码本”。陈杰对患有慢性病的村民每个季度至少上门随访一次。

“我身体不好,年纪也大了,来回折腾受不了。”66岁的糖尿病患者李大爷说,以前,测血糖、调整用药,都得去县里医院。陈杰的到来,让他再也不用跑远路了。

陈杰的日常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。每天上午,在村卫生室接诊患者;下午,会背上出诊箱,踏上蜿蜒的山间小路,到患有慢性病的村民家中随访。一天常常要走访6户至8户人家。

山路崎岖,陈杰却从未喊累。每次随访结束,他都会认真整理出诊笔记,并更新村民健康档案。忙完村卫生室的工作,他还会去石泉县中池镇卫生院学习医术。

中池镇卫生院院长徐从强称赞:“陈杰来到基层工作后,展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,迅速融入了这里的工作环境。面对每一位前来就诊的群众,他总是格外耐心,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。相信他会不断进步,为基层医疗事业作出更大贡献。”

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,陕西开展为期3年的农村订单定向大专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。这些医学生毕业后会被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,服务期满按规定续聘。

2024年以来,全省累计为县镇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医学毕业生1549人,免费培养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生374人、大专医学生401人,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持续优化。

一身白大褂,一个医药包,奔走在田间地头,穿梭于村民家中,随访体检、打针开药……这不仅是陈杰,还是陕西省众多“大学生村医”的日常写照。
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